海澄苏学书邱子安并生长缅甸而以兴教育才倡其乡人苏尤习缅地图志尝为竹枝词数十首有诗见投因答其意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斯文未丧任居夷,豪杰能兴岂在师?

孔里衣冠通寤寐,朱波山水付嗟咨。

天无私覆从知圣,才不虚生要为时。

南下惜无三日暇,与君论学更论诗。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升和唐朝·不详顾惟菲薄,纂历应期。中外同轨,夷狄来思。乐用崇德,礼以陈词。夕惕若厉,钦奉弘基。
  • 2.《跋山谷帖用其韵·其一宋朝·洪朋学书右军尽善,下笔少陵有神。无复向来金马,可惜埋此玉人。
  • 3.《杂诗十首·其三明朝·王汝玉青阳降丰泽,万物竞欣荣。秋霜被原野,从此悲凋零。贤人抱识鉴,时运有衰兴。四皓隐商山,二八登虞廷。卷舒贵适道,奚必局常经。
  • 4.《山房题壁十三韵和杨亦琳明朝·李之世剩水山堂幽事偏,何人高枕媚林泉。萝封小径云房湿,雨过寒塘石溜溅。隐隐渔舠藏曲岸,依依篱落带疏烟。閒搴涧芷纫芳佩,漫捲盘荷当酒船。阅世休誇双白眼,据梧时弄七朱弦。...
  • 5.《泛舟芙蓉苑明朝·沈一中桃李三春夜,芙蓉百尺台。青山载酒去,明月刺船回。细荇鱼群入,青丛鹿自来。旧时题石处,馀兴尚悠哉。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