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平同年不通问二十四年矣书联见贶有瀛洲旧侣成耆宿之语感赋报谢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三百馀俦最少年,海壖一卧亦华颠。

平生自断羞言命,世事回思剩问天。

党籍累君迟假节,陆沈愧昔让先鞭。

别来两纪差持慰,小技雕虫未减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猜您喜欢

  • 1.《蜀葵花歌唐朝·岑参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 2.《戏书长老院宋朝·王钦臣蜀国相如最好辞,武皇深恨不同时。凌云赋罢还无事,寂寞文园兴可知。
  • 3.《宫词·其七十宋朝·周彦质地衣红锦蹙盘雕,罗袖飘香转舞腰。清暇君王休务日,宣和深殿按仙韶。
  • 4.《题徐四翁壁宋朝·释清远徐翁活计天真,年老无喜无嗔。参取面前桑树,乾坤不出一尘。
  • 5.《送明怀叔之任郧阳二首·其一明朝·沈懋孝星分翼轸蜀山横,汉水茫茫锡穴城。白马岩前千树出,青羊涧道五云迎。三方地局连秦晋,百叠河关控豫荆。自有生平宏略在,丈夫随地起勋名。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