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斋雪夜评碑图图后有天发神谶拓本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尚书海外访碑回,六代江山幕府开。

画舫烟波摊卷轴,名园宾客盛樽罍。

筹边馀事知多暇,集古亲编定费才。

可惜不留吴石在,学宫吟赏日频来。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出行四图为何燕泉先生作·沙苑禁城隈明朝·薛蕙沙苑禁城隈,天闲十二开。欲修群牧令,还倚列卿才。照野云千色,填山锦万堆。铸形珍汉阙,市骨小燕台。大阅军容壮,横行虏阵摧。始知中国富,不假大宛来。
  • 2.《秋夜禁直宋朝·张方平朝著紫宸殿,直庐金马门。楞伽百八句,柱下五千言。何处求花藏,忘机即漆园。凉宵万籁寂,明月在前轩。
  • 3.《嵩阳书院简耿逸庵·其一明朝·叶封荒院重开地,周庐益美轮。吾衰期复古,道在信传人。乔木能无恙,今居必有邻。回思经始日,仅尔薙荆榛。
  • 4.《青云天梯明朝·白莹高似终南一柱雄,氤氲苍狗锁芙蓉。盖阴椠日淩清汉,阵影无心出远峰。化作楼台曾翼凤,变为霖雨又从龙。更怜竹院频来往,薄暮钟声隔几重。
  • 5.《月夜二首·其二明朝·何吾驺阴霾黯黯散银河,月魄朦胧雨渐过。显晦世间都一盼,繇来天上暮云多。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