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庵闻余至沪自焦山来会出示乞病纪恩诗次韵为赠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冠盖如云苦爱身,露章独有外台人。

老餐山气颜逾泽,閒听江声世又新。

脱屣一官殊磊落,巾车四海几交亲?

粤华梦冷京尘远,廿载相逢两幸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五言出都日大雪宋朝·沈遘朔风万里来,一夜卷飞雪。漫漫国门路,转毂失故辙。鸟翼压不开,马蹄僵欲折。问我行安之,衔命使胡羯。君恩念勤远,敦遣礼无缺。赐金戒私装,卜日出汉节。太官载供张,厩马...
  • 2.《句·其二宋朝·释了元龙枝已逐风雷变,减却虚窗半日凉。
  • 3.《题画明朝·朱同老虬参天势欲动,古树错立交隆嵷。清溪雨过生碧云,隔岸岚光入檐重。小亭临水清且涟,怪石翠湿苔藓妍。倚栏读书两忘言,岂应未了黄庭篇。
  • 4.《西岩杂咏·其九·荔圃明朝·佘翔荔火明玄圃,枝头紫玉团。欲苏司马渴,试进水晶盘。
  • 5.《咏史小乐府二十四首·其十清朝·王士祯将相江东美,英风压上流。鲁公最忠烈,慷慨借荆州。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