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示子侄·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馀生乐命复奚疑?恋阙难酬最后知。

岂有鸡群堪鹤立,何曾狐腋胜羊皮?

残棋收局犹争劫,深井观瓶总近危。

霜月满庭对苍桧,相怜不及未寒时。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送岐州源长史归唐朝·王维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 2.《元日示邦求宋朝·李正民济时材术本无庸,长大犹存伯业功。骐骥已消千里志,鶢鶋聊避广川风。论都正恐讥伧父,置酒深惭及寓公。早晚共谋归去计,烟波䆉稏五湖东。
  • 3.《登黄鹤楼二首·其一宋朝·张楠汉树依川绿①,江楼待鹤临。渚云留月近②,春草入洲深③。岭峤身如寄④,烟岚病未侵⑤。自怜有仙骨,更得此追寻。
  • 4.《又次韵奉寄强令宋朝·释契嵩冉冉流年年历新,仲春春日未盈旬。何为万里青云士,来问双峰白发人。诗思雅惊含老格,风神清爽惜芳辰。况闻傲令陶元亮,蜡屐须来与我亲。
  • 5.《灵宝道中口占清朝·王敬铭游子身尝境,衰亲心历时。家书不敢说,白发已如丝。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