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幼云青岛书却寄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足恨饶悲更送君,瞻乌谁屋况斯文。

三纲漠后看真绝,六籍秦馀恐卒焚。

累疏不回垂尽日,一楼且卧未归云。

坠驴开口何年事?差幸经帷远世纷。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猜您喜欢

  • 1.《寄刘尚书唐朝·鱼玄机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 2.《舟中载芍药数本·其二宋朝·彭汝砺御衣黄淡名先贵,襭子红多格已尘。归去欲为图画看,却嗟无似赵昌人。
  • 3.《赋翠微元朝·顾盟倚山为宅似城闉,耕凿悬知可疗贫。政想绿阴当瓮牖,但愁翠雨湿纶巾。投林鼠雀终无角,出谷峰峦半似人。浊世无忧惟隐者,愿分藜藿老天民。
  • 4.《寄亦非上人明朝·何吾驺能祖南归道便南,亦非一指与谁参。等閒祸水三千劫,都扣真人火一龛。
  • 5.《中秋前七日再宿觉林寺次张婿东生韵清朝·杜玺秋高暑气清,微云澹无滓。复来方外游,偃息空山里。夫岂慕禅寂,心定似水止。此中有真趣,且住为佳耳。盈盈月半规,的的花含蕊。薄醉昵清酣,楼角钟声起。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