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文成书游庐山开先寺闻瑞卿都谏亦往白鹿因简诗题后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纪功石侧低徊久,谁见听钟独往时。

翰墨于公本馀事,风波当日正孤危。

啸声隔岭如相应,心学逢源了不疑。

曾是两贤枝策地,残生鹿洞可重窥?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怨王孙·锦里蚕市唐朝·韦庄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珰,绣衣长。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
  • 2.《已亥杂诗·180清朝·龚自珍科名掌故百年知,海岛畴人奉大师。如此奇才终一令,蠹鱼零落我归时。
  • 3.《宛溪济川桥成元朝·王璋二水玄晖郡,双桥太白诗。江山遗迹在,惠政大贤知。累石砌湍濑,飞梁跨渚涯。仙宫鳌赑屃,星汉鹊参差。不碍乘槎客,翻思踏浪儿。人从衽席过,功类鬼神为。利泽通千里,欢呼...
  • 4.《别仲时·其一宋朝·周孚江山共清焕,鱼鸟亦萧散。归与三亩园,趁此秋未晚。
  • 5.《和规和尚·其一宋朝·释怀深老来心地烂如泥,卜得胥湖作虎溪。七十二峰烟浪阔,听他游子路头迷。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