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忠亲王书佛遗教经留遗张忠武题后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溟渤相望脉脉心,不应入地便销沈。

迭骑箕尾归何许?下视修罗斗至今。

九庙能知臣志苦,众生犹仰佛恩深。

殿前一别成终古,开卷双忠俨鉴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宋朝·苏轼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 2.《避暑摩诃池上作五代·孟昶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 3.《春兴宋朝·卢襄雪花初著鸳鸯瓦,叠嶂疏林入图画。春工不作两样心,尽遣根荄赴陶冶。我昔年少曾买春,著尽榆钱不多价。春应索价来觅人,客气今犹不相下。待领春风归去家,家山却有疗愁花。...
  • 4.《题云门翠微深处元朝·大圭溪阁重重翠崦遮,无时云气湿袈裟。千峰树色藏朝雨,六寺钟声送晚鸦。笔冢天寒收柿叶,香坛风落扫松花。倦游每忆消閒地,早晚扁舟向若耶。
  • 5.《寒夜曲明朝·石宝霜风试严摧碧疏,翠瓶锦鳞屈不舒。萧萧古城月西上,孤鸿时作空中书。西湖往日多芙蕖,山明水丽画不如。与君一别岁月改,苍苔落叶填前除。时移世换何足惜,瑶筝翠管无颜色。...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