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鉴澄诗册为屏衡题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循吏归来作逸民,弦歌彭泽定前身。

吟酬石笋争孤峭,坐对瓶花绝点尘。

闽峤君能言笑忘,章江我尚梦思频。

横流砥柱阳秋笔,碎录閒评亦足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题西太一宫壁二首·草色浮云漠漠宋朝·王安石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三十六陂流水,白头想见江南。
  • 2.《题醒心亭宋朝·常安民为爱昌黎湖上句,醉来直上醒心亭。烦酲不待山风解,卧读残碑已自醒。
  • 3.《洞霄宫·其二宋朝·钱景谌入谷初无路,山蹊九折回。紫庭藏玉室,碧落抱琼台。溪流人闲见,桃花源上开。只应有仙骨,得到洞天来。
  • 4.《何氏寒碧堂宋朝·释道潜城东十亩春萧瑟,脩竹漫山蔼如栉。飕飕细浪鸣石齿,黯黯苍云翳朝日。虚堂正在无有处,不惜千竿开翠密。鸣鸠野鹊亦解喜,颉颃穿林语啾唧。但得凉阴过酒樽,莫辞晚色侵书帙。...
  • 5.《内径八王庙联清朝·廖厚初赫濯播声灵,万派恩波流蔀屋;融和增景象,一溪春色斗桃源。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