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鉴澄诗册为屏衡题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循吏归来作逸民,弦歌彭泽定前身。

吟酬石笋争孤峭,坐对瓶花绝点尘。

闽峤君能言笑忘,章江我尚梦思频。

横流砥柱阳秋笔,碎录閒评亦足珍。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蝶恋花·湘水经东安县东明朝·王夫之 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百尺危崖谁羽化...
  • 2.《追挽刘养直元朝·陈谟校雠天禄去无日,藏书善和归几时。殷台落日尘杳杳,象山宿草春离离。玉雪未曾瞻道貌,梧桐今已识孙枝。斯文不朽应无憾,刻石埋名有楚奇。
  • 3.《次韵雪用白战体元朝·陈谟晨霜暮霰作威严,解送瑞花拂帽檐。漠漠汀沙成海水,娟娟蒲席是冰帘。寒深顿觉龙鳞小,烟重兼迷马耳尖。明日台城春色动,为谁寂寞为谁淹。
  • 4.《赠歌者明朝·伍瑞隆写得修眉翠欲重,笑回双颊艳芙蓉。朝来倘便乘云去,知在巫山第几峰。
  • 5.《自石桥寻黛溪遂至摩诃峰下清朝·王士祯日落山气凉,清流自回转。穷源不知劳,渐忘溪路远。幽石各奔峭,修树亦婉娈。遥睇径难测,回瞩途屡变。寂历众山响,萧条晚风善。微径暮樵出,悬崖归鸟见。须臾夕霏收,残阳...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