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壬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八)·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闷就僧幮借贝多,醉呼田父饮亡何。

潮随峡月吟边上,云逐江风梦里过。

三宿巢痕如隔世,一家渔具漫同波。

涉春君更还朝去,谁凭池阑话种荷?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2. 壬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八

猜您喜欢

  • 1.《龙德宫宋朝·雷琯紫箫吹断綵云归,十二楼空尽玉梯。綵仗竟无金母降,仙裾犹忆化人携。千年洛苑铜驼怨,万里坤维杜宇啼。莫倚危阑供极目,斜阳更在露盘西。
  • 2.《与杨如愚四首·其四宋朝·陈渊谷风凄怨不堪歌,奈此人情世态何。流俗但随忧乐转,故人应合起颓波。
  • 3.《菊花诗问答·其一宋朝·杨处厚问篱菊,谁遗金英秋始缛。花枝依旧去年黄,人发不如当日绿。
  • 4.《颂古六十二首·其六十一宋朝·释清远何故唤作手,衲僧难开口。拟议自颟顸,可怜大蒙斗。
  • 5.《悼赖圣教明朝·何献科白雪伊谁唱,青云是处行。豫章惊往梦,蒿路引前旌。有子箕裘绍,吾徒绝续轻。乍闻心泪洒,况复孝成名。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