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亭午蜻蜓信雨徵,登舻幸及未云兴。

翻因借得南风便,帆落江楼正上灯。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猜您喜欢

  • 1.《螃蟹咏清朝·曹雪芹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2.《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三宋朝·彭汝砺旅人汲汲赴前程,奔走川途不暂停。踪迹无如今困蹇,才谋不似旧精灵。雍容可羡云中雁,浩荡来随水面萍。富贵功名皆外物,艰难险阻亦须经。
  • 3.《资福训童行颂·其十四宋朝·释怀深家事积粗宜爱惜,使时直似眼睛看。莫将恣意胡抛掷,用者须知成者难。
  • 4.《无题·其四明朝·岑徵东家儿女过西家,相约长堤去浣纱。共说采菱声调急,一齐连臂唱杨花。
  • 5.《柳庵西方丈夜坐清朝·王士祯踏阁攀林罢,闲阶坐夜分。木犀春半发,鼻观定中闻。举首见明月,西峰归片云。徘徊恋清景,溪籁远纷纷。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