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夜(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孤儿昔病疟,父闻城中归。

入门手拊额,未语先献欷。

谓汝勿先我,声出泪亦随。

是时月正午,当户松风吹。

年年暑月夜,此味悬心脾。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2. 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

猜您喜欢

  • 1.《江城子·髻鬟狼籍黛眉长唐朝·韦庄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 2.《中洲元朝·严士贞文运今随地气回,一洲横拥翠成堆。波纹轻漾鱼鳞细,水势中分燕尾开。漠漠云连朱紫渡,迢迢滩接上津台。试观图志多佳谶,须向巍科掇大魁。
  • 3.《喜迁莺·代谢二尹贺张立庵受奖·有引明朝·任环关西人杰。有对日丹心,凌霜老节。鹏起秋风,龙腾春浪,早岁声华奇绝。多少苍生命脉,些子王章机诀。全仗赖,有脚阳春,无情冷铁。堪悦。真个是,民困方苏,百里弦歌彻。子...
  • 4.《奉答世赏内翰见寄韵二首·其一明朝·江源玉堂文会幸追陪,怀抱十年今始开。对酒有时还看剑,寻诗无日不登台。霜前白雁催寒至,江上浓云挟雨来。欲识先生奇绝处,西都文字退之才。
  • 5.《凤哀十首·其五明朝·李江梁燕当秋竟远离,庭前帘外月生悲。执巾执栉无违处,田尾田头有梦时。夫妇本同天地老,室家宜与海山期。年来非谓无春色,梁燕当秋竟远离。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