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夜(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孤儿昔病疟,父闻城中归。

入门手拊额,未语先献欷。

谓汝勿先我,声出泪亦随。

是时月正午,当户松风吹。

年年暑月夜,此味悬心脾。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2. 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

猜您喜欢

  • 1.《北风宋朝·彭汝砺北望南淮云更遮,别离始觉路为赊。深林青杏还争熟,浅水红莲亦自花。
  • 2.《湖上口号三首·其一宋朝·刘挚绿荷深不见湖光,万柄清风动晓凉。莫恨红葩犹未烂,叶香元自胜花香。
  • 3.《四时宫词·其三·秋明朝·江源上阳烟树正秋风,千里南云度塞鸿。白玉帐寒鸳梦绝,綵云天远凤楼空。长疑好事皆虚事,不是愁中即病中。秋去秋来几恩怨,闭门疏雨落梧桐。
  • 4.《阅辽左边图(阁试)明朝·李孙宸边城万里开雄镇,百二关河拱帝京。牧马未容胡虏入,椎牛谁奋健儿情。天清瘴塞烽烟急,日落西山野戍横。正是圣明思颇牧,几人年少请长缨。
  • 5.《阊门竹枝词·其三明朝·李孙宸谁家游冶紫骝缰,颇似狂夫旧骕骦。何事阊门朝暮过,又教侬误上楼望。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