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陪刘漳州溎煜登大顶峰观日因话旧游感赋二首即送其监税泉州·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老守不居郡,秋晏仍南征。

欲乘观日兴,登高望神京。

三山培塿耳,爱此石鼓晴。

霜寒月挂树,相挈波峥嵘。

候久目力疲,青红稍前迎。

欻作金一道,碧际腾铜钲。

惜哉片黑在,不恣朱华明。

君言昔跻岱,天宇廓以清。

我屡蹑此眺,风霾或迷程。

少俟安可知,沧尘亦已平。

未辞衣露重,幸养腰脚轻。

侧身更北向,薆然万山横。

注释

1.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长至·其一宋朝·石懋阳和散逐管灰浮,节物那知人倦游。无可奈何霜后冷,急推不去眼中愁。康衢结束新裳杂,飞盖追随贺客稠。犹有祢衡漫一刺,侯门如海未容投。
  • 2.《惆怅·其三明朝·王邦畿水绿山青酒满壶,几朝消息属虚无。前庭寡鹤当春舞,隔树晴鸠尽日呼。芍药绣成犹护架,丁香栽就未曾扶。谁言草木无情物,三月蔷薇叶自枯。
  • 3.《观青海图作清朝·文孚极目岩疆万里平,披图镫底塞霜清。摩天雪岭春无草,伏地黄河夜有声。秃发穷庐烟缥缈,乌斯朝贡路分明。九重若访安边策,循吏由来胜甲兵。
  • 4.《为葛都司题三马图明朝·伍方曾从先皇战黑山,淋漓汗血尚斑斑。如今四海无征伐,嘶老春风十二闲。
  • 5.《春日载酒同诸子过友人赏牡丹四首·其二明朝·何吾驺迥秀重台夺世姿,含黄镂绛更离奇。携觞欲傍枝头问,十斛明珠买向谁。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