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陪刘漳州溎煜登大顶峰观日因话旧游感赋二首即送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昔我去国日,当君出守年。

浔阳九派水,牂牁万里天。

谁知廿载隔,共此一壑泉。

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

而我卧故邱,翠微梦如烟。

慈仁寺今烬,顾祠能独全。

因忆枣花卷,何时续墨缘?

顷登水云亭,望古风涛边。

三宿那免恋,酒阑逾缠绵。

欲从君人城,愁闻鼓填填。

今夕月有食,不如江上眠。

君行渡此江,我会杖孥前。

回看大顶石,有诗请留镌。

注释

1. 押先韵

2. 《红杏青松卷》,君与余亦署名其末,闻寺未燬。

猜您喜欢

  • 1.《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宋朝·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 2.《化生子·化生童子赞·其九·十首唐朝·敦煌曲子化生童子本无情。尽向莲花朵里生。七宝池中洗尘垢,自然清净是修行。
  • 3.《金陵作宋朝·施文煜紫盖东南久寂寥,石城烟雾压岧峣。登台倦客怀千古,宿内闲人梦六朝。御苑云浮曾拾翠,旧楼月落尚吹箫。诸公不说新亭事,目断空江半日潮。
  • 4.《鬼三台元朝·郑廷玉则他这庞居士。世做的亏心事。恨不把穷民勒死。满口假悲慈。可曾有半文儿布施。带云:想他两贯钞强买俺孩儿时节。还要与俺算饭钱哩。唱:空掌着精金向钞百万资。偏没个寸男...
  • 5.《哭郑蕙圃八首·其一明朝·申佳允怜君方壮岁,一病果难支。仁者何无寿,天乎讵有知。共欣初展骥,岂料遽骑箕。言笑依然在,凄风搅梦思。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