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杂述·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危时群患贫,僦宅乃竞贵。

到京三月近,始得数间庇。

地偏便閒放,屋老称朽迈。

故家道咸遗,馀韵但槐桧。

承平一俯仰,顾我况亦寄。

轩窗取透凉,未为墐户计。

忍冻能及春,庭花可一醉。

猜您喜欢

  • 1.《从霍丘赴六邑道中即事宋朝·毕仲游野塘无渡水潺潺,五月凉于八月间。传语弟兄今好在,有声相唤即西还。
  • 2.《行边·其三明朝·叶梦熊如云骠骑列辕门,烽火那堪动至尊。果使和戎为上策,琵琶一曲战功论。
  • 3.《江上雪宋朝·释元肇人道瓯闽不识寒,北风吹雪夜漫漫。断蓬折苇沧江上,只作淮南旧日看。
  • 4.《径山夜坐闻钟元朝·释英凉气生毛骨,天高露满空。二三十年事,一百八声钟。绝顶人不到,此心谁与同。凭阑发孤啸,宿鸟起长松。
  • 5.《喜吴弘人闻夏南还清朝·王摅相逢只道此生休,解网归来话昔游。幸免无家投朔漠,那堪有弟作累囚。云山渐慰思乡梦,风雪仍含出塞愁。不觉喜深悲转集,潺湲双泪为君流。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