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

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

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

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

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注释

1. 押漾韵

2. 阁左右罅出泉,瀹甚甘。

猜您喜欢

  • 1.《弹歌春秋战国·先秦无名氏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2.《丁氏思祖亭宋朝·阎长言鹤野三千里,凫函五百年。人间仍旧德,龟筮得新阡。族属东州望,衣冠鼻祖传。异时谁式墓,应识子孙贤。
  • 3.《次韵吴仲怀学录理发有感元朝·陈镒君子遁林壑,德润日以滋。清晨启重门,理发延轻飔。比栉去其垢,心惬乃自知。盈颠忽种种,睹兹却兴悲。感怀寄吟咏,秀句何瑰奇。默伤时序迈,蹭蹬无所施。风尘况扰扰,涉历...
  • 4.《早起宋朝·毕仲游起作南楼望,山河在我傍。春风入河济,晓雾合嵩行。带郭名园少,穿云古岸长。留连成皓首,何处是吾乡。
  • 5.《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其十八明朝·李桢落落疏星满太清,寒江近户漫流声。长疑好事皆虚事,道是无情还有情。且尽醁醽消积恨,休将文字占时名。秋来见月多归思,斜倚薰笼坐到明。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