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

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

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

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

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注释

1. 押漾韵

2. 阁左右罅出泉,瀹甚甘。

猜您喜欢

  • 1.《云谷寄伦右溪(云谷乃右溪所建)明朝·王渐逵云谷初开越秀边,苍榕丹荔郁森连。山灵已许吾为主,天下争如子爱贤。世外观棋应有日,松根煨芋到何年。从今喜学栖霞相,杖挂红霓帽顶天。
  • 2.《答人明朝·王邦畿近况劳相问,微言答笔间。拙鸠无己屋,野鹿有僧山。辟牖教云去,开帘待月还。几时携杖笠,一扣竹林关。
  • 3.《送徐和卿之上饶宋朝·张弋江树杂丹青,江寒少得晴。亦知君去路,多是水为程。衔位犹书岳,游从半作卿。如逢二泉子,因说野人名。
  • 4.《次李德舆韵录似良夫元朝·斯蕴林深人迹绝,石冷冻云多。自得琴书乐,从教岁月过。玉泉涵砚沼,金磬出烟萝。东阁观梅兴,时来水部何。
  • 5.《内阁阶砌牡丹为宣庙赐植三首·其三明朝·何吾驺一觌羲农绝世知,敢因颜色入宫私。石家绛蜡浑无梦,唐苑沈香漫有思。欲拟芙蓉怜晚艳,更栽芍药怅繁枝。丝纶片席华林会,攀赏还看绝妙词。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