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节庵六十寿诗(戊午,一九一八)·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陈宝琛|

拜赐出禁闼,万荷香袭衣。

芳华倾路人,心苦谁与知?

百昌遂所性,岂不在及时。

愔愔海西庵,坐送白日驰。

孰云致身早,一斥看群飞。

圣颜幸再瞻,风汉终尔疑。

明楼声彻天,惜诵馀郁伊。

心知霜霰至,兰艾等一萎。

露根不改香,大钧庸有私?

故当侪寒松,无为伤枯葵。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2. 戊午,一九一八

猜您喜欢

  • 1.《渭川田家唐朝·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 2.《句·其二宋朝·洪刍鹿场兔径白昼静,稻垄松竹青嶂深。
  • 3.《竹园书屋宋朝·胡安国四壁无图画,推窗尽简书。真吾何所寄,深处乐如如。
  • 4.《萧烈女明朝·佘光裕黯黯愁云结昼阴,坟头烟雨草萧森。风戈不落青春胆,血刃难移白日心。象海月沉珠有泪,泉台霜冷鹤无音。青鸾已去英魂在,读罢残碑感慨深。
  • 5.《人日冶城山斋呈吴子从·其二明朝·佘翔紫气秦淮合,钟陵杳霭间。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