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台湾·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陈季同|

忆从海上访仙踪,今隔蓬山几万重。

蜃市楼台随水逝,桃源天地付云封。

怜他鳌戴偏无力,待到狼吞又取容。

两字亢卑浑不解,边氛从此正汹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湾诗海》。 创作地点:台湾

2. 吴福助编校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渡淮寄内明朝·王樵夫妇于今兮各白头。嗟我中路兮复远游。感子送我兮意绸缪。手整衣裳兮与衾裯。昨夜秋风兮淮水陬。睹物兴怀兮涕交流。昔日相从兮此停辀。往返再经兮罹百忧。今我单行兮子独留...
  • 2.《武陵溪宋朝·杨川武溪控扼五溪徭,路入京城万国朝。石匮雄排沅水势,浮国高耸接云霄。丹砂井涌三泉脉,玉带河横六画桥。
  • 3.《谒灵源塔宋朝·释德洪高帆驾浪过南溟,那料归来扫此亭。桃李成阴春老大,溪山好在鬓凋零。瓦灯已照宫商石,卵塔分藏服匿瓶。春雪尚能知客意,荡除毛孔瘴烟腥。
  • 4.《曹溪宋朝·释希坦五水奔流会合通,大溪飞过一长虹。芙蓉面目重重见,多在烟霞变态中。
  • 5.《林阳仲容九闳过饮凤城旅馆明朝·李之世倦游无岁月,可似滞周南。客计穷相傍,乡愁酒共酣。时名骄白眼,世路误青衫。牢落归何晚,徒令短铗惭。
陈季同(1851~1905),字敬如,福建侯官人。同治八年(1869)肄业于福建政学堂,习法语。十二年(1873)朝议拟派使驻西洋各国,船政大臣沈葆桢保以都司,偕洋员日尔格游历欧州。十三年(1874)归,升参将,并加副将衔。十四年(1875)起,随李凤苞使各国,为翻译,后朝廷交涉多委之。光绪十年(1884)随刘铭传来台,先为幕僚,后为副将。二十一年(1895)台抚唐景崧请其署台湾布政使,献改民主国之策,为独立自守计。台湾民主国成立,以为外务大臣,介法人求各国承认自主,皆不答。谋初定,唐无坚守志,遽遁。陈季同率驾时等四轮船赴两江呈缴。内渡后桥居上海。庚子(1900)拳匪事起,建议东南互保之约,成。三十一年(1905)卒于金陵,时主官报、翻译两局。著有《三乘槎客诗文集》十卷、《庐沟吟》一卷、《黔游集》一卷及法文书数种〖参考:(1)国家图书馆特藏组编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增订再版。(2)许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  陈季同有吊台湾七律四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