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许蕴白明府

朝代:清朝|作者:陈锡金|

催诗击钵竹城春,翘首江云暗怆神。

万里浮沉双鲤信,十年沦没七鲲身。

别君昔洒哀时泪,老我今犹彻骨贫。

惭谢知交期望切,金鳌顶上属何人。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林资修《栎社第一集。鳌峰诗钞》,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猜您喜欢

  • 1.《空无主·其二·调名本意八首唐朝·敦煌曲子烦恼无本恒清凉。非因非果是真常。愚徒蠢蠢不能解。断常二见乐闲荒。戒颠狂。何时觉悟不动智。返波逆流性情香。坐道场。心愿相覆慈悲网。罗取诸子集华堂。
  • 2.《三月二日为参军介寿元朝·陈谟瑞气浓薰海色晴,非关上巳与清明。橘中人献龙根脯,鹤上仙传凤翼笙。入幕参军多节槩,能诗水部最豪英。一千二百年如戏,自是空同旧广成。
  • 3.《入雷峰忆崔行者石师·其一明朝·王邦畿诃林病处已生悲,死去青山切梦思。芳草夕阳禅定后,閒园啼鸟客来时。十年辛苦心情尽,一片精灵山水知。犹忆亭西孤月上,夜深僧语为君期。
  • 4.《后月馀因用前韵宋朝·杨庭杰谷隐楩楠涧有泉,烟村幽旷远□□。□□□□□难尽,鸡犬时来亦恐仙。危壁谩□□□□,□□□是五丁镌。回归未出深岩半,□□□□□□□。
  • 5.《沁园春·寿共大卿恕齐治易宋朝·刘儗周易一书,更三圣人,深切著明。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消息,时止时行。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来今无两心。褰帷暇,手韦编不置,聊以娱情。如今祝寿殷勤。请得以推...
陈锡金(1867~1935),字基六,号式金,又号蛰村,晚号蛰翁,台中牛骂头(今台中清水)人。晚清生员。日治时期尝任高美区(今清水)区长及《台湾新闻报》记者。擅中医,有名于杏林。性好吟咏,明治三十五年(1902)加入「栎社」,为该社创社九老之一;又曾组清水「鳌西诗社」〖《栎社沿革志略》「戊午」(1918)条:「基六、惠如与其乡友创一吟社曰『鳌西诗社』,拟开大会;即由惠如倡开栎、鳌联合会。九二十日(古历八月十六日),会于鳌峰惠如之伯仲楼。」见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银行,1963年。

,经常参与诗社击钵吟会。六十岁时(1926)栎社同仁特别为之举办寿椿会以资祝嘏。连雅堂谓陈氏:「素工诗,不作矜躁语。间为医,如其诗,亦不为攻剽之术。岂非有德之士也欤?」许天奎《铁峰诗话》称其「喜为诗,出入汉魏诸家。晚年犹酷嗜白陆,故其诗多清真确切,无浮泛之词。」著有《铁崖诗钞》、《鳌峰诗草》,今均未得见。〖参考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台湾省立新社会教育馆,1974年;王《台阳诗话》,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05年;许天奎《铁峰房唱和集‧铁峰诗话》,台中:许天奎自印,1934年;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今乃据《栎社第一集》所收《鳌峰诗钞》,以及《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诗报》等辑录编校。(许俊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