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

朝代:清朝|作者:陈锡金|

细雨披一蓑,斜风摇两榜。

潮逐白鸥来,人随白鸥往。

大儿下渔竿,小儿撑渔艇。

渔父卧篷中,烂醉唤不醒。

注释

1. 出处:此收于《台湾日日新报》,「词林」栏,1912年223日,第三版,又载连横《台湾诗荟》。

2. 编者按:「中」,《台湾日日新报》误作「底」,据《台湾诗荟》改。

猜您喜欢

  • 1.《送人游塞唐朝·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 2.《君马黄二首·其一南北朝·张正见幽并重骑射,征马正盘桓。风去嘶声远,冰坚度足寒。出关聊变色,上坂屡停鞍。即今随御史,非复在楼兰。
  • 3.《句(同上)元朝·胡祥易地时沾沛然雨,平畴轻拂快哉风。
  • 4.《次韵寄钱伸仲宋朝·李彭简秀叹真长,韶润思阮裕。眼中人物衰,政尔用金注。吴产尚父孙,思脱尘中屦。嗜学颇惊奇,于我实肺腑。高材堪遗补,伐冰非所慕。时于鼓吹间,自得鸣鹄句。妙语随霜飙,识我...
  • 5.《寄李湘水明朝·何巩道独上扁舟海外行,满身风雪别江城。不堪对酒寒无赖,为忆题诗旧有情。渺渺夕阳随木落,亭亭新月傍潮生。天涯几度登楼思,惆怅关河朔雁声。
陈锡金(1867~1935),字基六,号式金,又号蛰村,晚号蛰翁,台中牛骂头(今台中清水)人。晚清生员。日治时期尝任高美区(今清水)区长及《台湾新闻报》记者。擅中医,有名于杏林。性好吟咏,明治三十五年(1902)加入「栎社」,为该社创社九老之一;又曾组清水「鳌西诗社」〖《栎社沿革志略》「戊午」(1918)条:「基六、惠如与其乡友创一吟社曰『鳌西诗社』,拟开大会;即由惠如倡开栎、鳌联合会。九月二十日(古历八月十六日),会于鳌峰惠如之伯仲楼。」见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银行,1963年。

,经常参与诗社击钵吟会。六十岁时(1926)栎社同仁特别为之举办寿椿会以资祝嘏。连雅堂谓陈氏:「素工诗,不作矜躁语。间为医,如其诗,亦不为攻剽之术。岂非有德之士也欤?」许天奎《铁峰诗话》称其「喜为诗,出入汉魏诸家。晚年犹酷嗜白陆,故其诗多清真确切,无浮泛之词。」著有《铁崖诗钞》、《鳌峰诗草》,今均未得见。〖参考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台湾省立新社会教育馆,1974年;王《台阳诗话》,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05年;许天奎《铁峰房唱和集‧铁峰诗话》,台中:许天奎自印,1934年;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今乃据《栎社第一集》所收《鳌峰诗钞》,以及《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诗报》等辑录编校。(许俊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