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社兄痴仙

朝代:清朝|作者:陈瑚(沧玉)|

相见无期大可哀,何时化鹤复归来。

骨销地下心难死,诗播人间恨未灰。

饭颗杜陵惭俗客,风流李白是仙才。

怜君香草离骚意,检点遗编读几回。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此收于《枕诗抄》,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趣园诗草》、王建《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暮春有感宋朝·朱淑真倦对飘零满径花,静闻春水闹鸣蛙。故人何处草空碧,撩乱寸心天一涯。
  • 2.《暇日过天宁东院明朝·王㒜棋局诗囊在处携,投閒几度过招提。凉分半榻竹风细,香散一帘花雨迷。白石庵中曾读易,碧纱笼外更留题。日斜又别高僧去,笑指前溪作虎溪。
  • 3.《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其一宋朝·曹辅空庭秋色晚,风露入重闱。白发已无数,故山犹未归。江湖千里月,砧杵万家衣。把镜西风里,低徊志愿违。
  • 4.《驻云飞明朝·叶宪祖汗血骅骝。灭没权奇骨相优。响道金镮斗。照眼银鞍溜嗏。。人马擅风流。紫衣轻覆。十里天街。一望春如绣。整备看花得意游。
  • 5.《宫词二首·其一明朝·仲春龙海子周遭长荻芽,春深乘舰不乘车。阿谁贪看游鱼戏,抛却新簪茉莉花。
陈瑚(1875~1922),字沧玉,号枕山,一号趣园、趣园处士。苗栗苑里人。曾任苑里区长、台中台湾新闻社汉文部编辑记者。明治三十五年(1902),参加峰诗人林朝崧倡设之「栎社」,三十九年(1906),「栎社」正式组织化,陈瑚为九名发起人之一。与林痴仙、林幼春、赖绍尧、傅锡祺、庄从等诗友,往来极为频繁。同年(1906)因与「南社」诗人连雅堂、陈瘦等人,对击钵吟看法不同,于《台南新报》、《台湾新闻》打笔战。大正七年(1918),以栎社为主的「台湾文社」成立,陈瑚、陈贯兄弟列名十二位理事之中。大正十一年(1922)七陈瑚出席「栎社二十年题名碑落成典礼」先期准备会议后不久,即卧病不起,是年十一月九日去世,得年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