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碑

朝代:清朝|作者:许梦青|

吁嗟哀世衰,功名先陵夷。

有司无贤否,皆立德政碑。

服忽膺獬豸,殊更摩牟尼。

所轻在民命,所重在金赀。

颁作下车日,论定盖棺时。

但得上官喜,那计同僚嗤。

故为怪异行,将信更将疑。

涂改生民句,安排谀墓词。

峨峨峙屃赑,申申詈孤嫠。

训违清慎勤,险占需颂师。

为君谢逋客,车谁攀路歧。

牛角砺碑石,龟趺沉江湄。

古来循良吏,勋业青史垂。

贤否在舆论,片石那得知。

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此收于吴幅员《台湾诗钞》。

2. 编者按:「哀」,《台湾诗钞》误作「衰」,今改。

猜您喜欢

  • 1.《题太平汪公仲云松楼元朝·凌希惠黄山削翠摩层空,下视众岫培塿同。丹崖雪窦相掩映,一支北走如翔龙。楼居下有隐君子,择幽面势雕青红。遂令岩壑千万态,一览尽在双眸中。白云输雨出深谷,苍松倚壁来清风。...
  • 2.《李端叔帖宋朝·周行己铁面黄犀骨,霜髭灿猬毛。晚年聊混俗,犹不废称豪。
  • 3.《送人·其一明朝·王汝玉幼时曾客处,今日送归人。东海一千里,流光四十春。江山应似旧,花鸟几经新。故友如相问,衰容与病身。
  • 4.《答钓叟明朝·李畅十年长作客,此夕思无穷。飘泊云山外,萧条旅食中。江寒芦带雪,日落荇牵风。愧尔烟波叟,长歌捲钓筒。
  • 5.《群盗二首·其一明朝·汪枢此日逢多难,乾坤半战场。一夫时啸聚,群盗正猖狂。螳怒空劳逞,狙谋祇益亡。万全须善策,制胜在岩廊。
许梦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荆石、荫亭,泮名梦青,号剑渔,又号客、如、高阳徒,清鹿港邑庠生。父咸中,亦邑庠生,以能文著。祖母贺太安人,以节孝旌于朝,奉诏入祀彰化节孝祠。  梦青生有奇才,子史百家,过眼成诵,文思敏捷,下笔立就,乡先辈皆以大器目之。光绪17年(1891)春,梦青二十二岁,以前茅拔府县试,名声赫赫,震于一时,乡里多以为荣。梦青为人傲然不拘,尤富正气,喜抱不平。以身逢乱世,欲挽狂澜,因自号「高阳酒徒」,盖欲效郦生之匡乱世。光绪二十一年(1895)闻割台之议成,悲愤慷慨,号泣三日。乃联络生员,共谋抗日,并上书唐景崧,请领兵驻防。七初,日军攻彰化,随练勇赴八卦抗拒,惜寡不敌众,奔回鹿港,拟再举事,不幸其弟猝逝,伤心至极,无心与事。八月末,日军攻取台南,刘永福亦西渡,知大势已去,从此寄情诗酒,不问世事。其间家庭又连遭四次亲丧,形单影只,身世萧条,壮志未酬,满怀悲愤,乃更加潜心诗文,以舒胸中块磊,耽身醉酒,藉忘忧伤。每当大醉,或歌或哭;梦中醉后,时发悲歌。或醉卧庙阶,旦醒始回;或闭户孤吟,三日不出。以奔放绝足之才,为自由不羁之行,遂一转而为跌荡诗人、浪漫文士,愤世嫉俗,终至抑郁成疾而病逝,享年仅三十五岁。  梦青历尽人世沧桑,半生苦况,尽托于诗,诸家早有评论。洪弃生评曰:「诗思空灵,才致活泼,不事劖削,自臻雅妙。」王修评曰:「凡咏物、怀人、哀时、感事,无不蕴蓄精微,淋漓尽致,恺恻沉痛,情见乎词,盖欲藉此以抒胸中牢骚,非特扬扢雅已也。」施梅樵评曰:「悲壮淋漓,激昂慷慨,非俗手所可望其肩背。」杨萍评曰:「抱俊异之才,丁家国之痛,长吉不寿,其境过悲,然诗作却时露清新之气。」许常安评曰:「虽时有浪漫自由、清狂、豪放之作,然其实质,乃具有严肃、悽凉、写实之社会骨格,故其诗多为心底之声,时代之反映。」梦青诗悲壮淋漓,激昂慷慨,与洪弃生、施梅樵并为弃地遗民精神之典型代表。  梦青诗作生前未曾整理出版。今存者惟有幼年时期所作之《听竹山房诗稿》、《梦青堂诗稿》,及少年时期所作之《鸣剑斋诗草》之一部分。青年时期所作之《听山房诗集》近八百首已佚。1916年《台湾文艺丛志》曾刊出《鸣剑斋遗草》之一部分。1960年裔孙许常安辑为《鸣剑斋遗草》,由高雄大友书局出版。以下即据许常安辑本移录,删去联句、断句,共计477题1063首。许常安辑本虽精校再三,仍有一些脱误,兹覆核《台湾文艺丛志》,详加校正。又许本书末附录有勘误表,凡该表已标出的误字,均直接据以改正,不再附注说明。(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