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济臣君锄月种梅图

朝代:清朝|作者:曾逢辰|

梅花消瘦證前身,傲骨珊珊自写真。

争把长镵三尺柄,香分庾岭一枝春。

雪中荷锸来高士,月下倾樽梦美人。

我比逋仙尤爱汝,愿移纸阁结芳邻。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台湾日日新报》,「诗坛」栏,1922年331日,第六版,又载苏子建《堑城诗荟》。

猜您喜欢

  • 1.《徐贞烈妇挽诗·其二明朝·王弘诲巾栉从君结发初,纲常一系重璠玙。已拚薄命同飘叶,断扫残妆出倚庐。心许似悬徐冢剑,梦归谁上茂陵书。极知之死应无忝,长恨来生尚有馀。
  • 2.《德升尚书再用前韵见示五绝·山寺寓居宋朝·綦崇礼尘埃暗宫锦,耒耜安田庐。陈力知不能,不止独何欤。
  • 3.《送瑜上人归筠乞食宋朝·释德洪蜂房蚁穴天魔宫,青莲忽生楼阁重。升堂挝鼓集衲子,争看掣电飞机锋。耆年过忧食时至,欲学遣化毗耶翁。瑜禅闻之粲一笑,此老变怪惊儿童。我当乞行等贫富,欲使胜利传无穷。...
  • 4.《水西寺元朝·熊不易柏山庙里神松古,裴相园中僧塔高。行马不旋陵变谷,蛰龙一起海生涛。楼侵林杪天盈尺,云接溪头水半篙。隔岸人烟秋色暝,一帘疏雨正萧骚。
  • 5.《官渡清朝·王士祯别驾亡来万事非,夕阳官渡客行稀。袁家新妇应惆怅,剩与陈王咏宓妃。
曾逢辰(1858~1929),又名逢臣,字吉甫,号镜湖,又号南丰逸老。清淡水厅溪埔仔庄人。光绪五年(1879)取中新竹县学附生,平生以教书为业,先后开馆于儿碇、后面庄、凤冈等地。日治后,于明治廿八年(1895)任猫儿碇庄长;明治卅一年(1898)与张麟书同任新公学校汉文教师;四月佩授绅章;是年冬,承新竹县知事樱井勉之命,委以「事务嘱托」,兼修志乘。五个月内采访《新竹厅志》及整理光绪十九年(1893)《新竹县志》残稿共五十馀件,重加编辑。文学活动方面,曾氏于光绪十二年(1886)加入「竹梅吟社」;日治后为「竹社」社员,大正五年(1916)起,担任「竹社」副社长。晚年担任「乱弹会」词宗,指导新竹公学校与女子公学校教师研习汉诗文。昭和四年(1929)卒于北门大街 。以下诗作据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黄洪炎《瀛诗集》、鹰取田一郎《寿星集》、连横《台湾诗荟》、曾笑《东宁击钵吟前集》、吴幅员《台湾诗钞》、苏子建《堑城诗荟》等辑录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