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

朝代:清朝|作者:董正官|

鳌岛斜拖象鼻长,天公设险界重洋。

嘘帆兼候风南北,钩舵时防石显藏。

米艇埯边行尚稳,草船浮海势难狂。

梭巡楼舰终须慎,艋舺营师水一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此组收于《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2. 泖鼻〖作者注:「入兰洋路。」此诗又载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

猜您喜欢

  • 1.《草庐对三国·诸葛亮"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
  • 2.《李云南征蛮诗唐朝·高适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
  • 3.《送刘有之游泾川元朝·贡东嵓七里冈头谢豹啼,笋舆咿哑趁朝鸡。玉壶驻听青山近,綵笔行吟绿树低。茅屋断烟迷石壁,落花疏雨涨琴溪。锦袍仙子游踪在,珍重刘通过水西。
  • 4.《怨思宋朝·沈辽幽人有幽怨,其意岂为秋。西风多感伤,乃尔增百忧。辗转长夜枕,徘徊千尺楼。浮生能几时,年华亦易遒。傥非拳拳志,谅复何所求。天道或难平,此理可信不。
  • 5.《谒赵公墓明朝·石宝曾读壶关杜老诗,柏梁高咏有公词。世惊龙虎千年会,功在玑衡七政司。东市漫收晁错笏,断坡犹仆魏徵碑。金縢石室当时事,欲问当年太史谁。
董正官(?~1853),字钧伯,又字训之,南太和(今南大理)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福建安溪、常泰、云霄等县职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十七日,由霞浦知县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防捕粮通判,又授噶玛兰通判。为政勤慎,曾于数月间结讼牒六百馀件。噶玛兰通判任内,常亲临厅属各隘,督责防番事宜。又亲任噶玛兰仰书院山长,化育当地士子。咸丰三年(1853)八月十四日,吴磋抗清事起,董氏前往征讨,抵大陂口,中伏,自刎而死。朝廷赐恤,世袭云骑卫。厅民设位,附五榖厅祀之。董正官曾令邑中生员李祺生续编《噶玛兰厅志》,且列名监修。其诗多收录于《噶玛兰厅志》。〖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 国家图书馆,2001年。〗(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