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

朝代:清朝|作者:董正官|

献地当年此熟番,社分卅六驻平原。

译名武歹龟刘别,问俗榛狉鴃舌存。

金鲤鱼悬双额喜,刺桐花发一年论。

斗醪尺布售摹纸,忍极田租汉仔吞。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此组收于《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2. 番社〖作者注:「化番成社。」此诗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猜您喜欢

  • 1.《寿吴子彦元朝·吴复兴独步词华起缙绅,西江梦泽简书频。文渊去国常思弟,潘岳閒居只为亲。香远亭前荷叶老,岁寒座上柏枝新。当年祖笏分明在,满眼孙刘总后尘。
  • 2.《次韵吴师益三首·其三宋朝·吕陶珍重良交苦爱忘,记存愚陋枉诗章。华林才日敷春藻,蔀屋今朝得夜光。宝鉴未逢犹献璞,俊锋终在不摧刚。淹翔日久雄飞近,早岁才名振玉堂。
  • 3.《金步摇宋朝·释希坦偶对丛条巧栉成,动摇徐步寂无声。仙花不识兴亡事,岂学吴宫响屧行。
  • 4.《登清吹台再别良倩明朝·伍瑞隆别意写不尽,登高再送君。寂莫一分手,秋风吹白云。
  • 5.《湘江舟行明朝·岑徵入云无际楚山青,鸿雁飞飞向杳冥。一夜归心摧白发,几年行役负青萍。空江九面瞻衡岳,明月孤帆背洞庭。我亦离忧思鼓瑟,茫茫何处问湘灵。
董正官(?~1853),字钧伯,又字训之,南太和(今南大理)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福建安溪、常泰、云霄等县职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十七日,由霞浦知县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防捕粮通判,又授噶玛兰通判。为政勤慎,曾于数月间结讼牒六百馀件。噶玛兰通判任内,常亲临厅属各隘,督责防番事宜。又亲任噶玛兰仰书院山长,化育当地士子。咸丰三年(1853)八月十四日,吴磋抗清事起,董氏前往征讨,抵大陂口,中伏,自刎而死。朝廷赐恤,世袭云骑卫。厅民设位,附五榖厅祀之。董正官曾令邑中生员李祺生续编《噶玛兰厅志》,且列名监修。其诗多收录于《噶玛兰厅志》。〖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 国家图书馆,2001年。〗(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