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

朝代:清朝|作者:董正官|

闻道黔中雨势偏,秋冬兰雨更连绵。

气迎塞北风掀浪,地处瀛东水上天。

补石欲邀娲再鍊,变桑谁信海三迁。

可怜冲压艰修复,租税年年泣废田。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此组收于《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2. 漏天〖作者注:「秋冬多。」此诗又载赖子清《台湾诗醇》。〗

猜您喜欢

  • 1.《论积贮疏汉朝·贾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 2.《睡起·其二宋朝·李彭奕奕柔桑霜后繁,缲丝无复茧盆翻。愿同园客茧如瓮,忍使疲民无复裈。
  • 3.《九月十八日离魏都寄内二首·其一宋朝·刘挚南鸿无计与同飞,鸿翼翩翩我马迟。若过平台寄家信,为言今日是归期。
  • 4.《谒华岳庙明朝·李贤华岳巍巍势独雄,层霄削出翠芙蓉。红光映日仙人掌,黛色连天玉女峰。绝顶泉飞千尺练,悬崖根固万年松。四时赖尔兴云雨,历代尊崇祀典隆。
  • 5.《送马节推之庆远明朝·沈鍊莫以炎荒郡,非承明主恩。节旄千里重,轩盖百城尊。饮冰怀古道,仗剑出都门。白首心逾壮,知君是马援。
董正官(?~1853),字钧伯,又字训之,南太和(今南大理)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福建安溪、常泰、云霄等县职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十七日,由霞浦知县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防捕粮通判,又授噶玛兰通判。为政勤慎,曾于数月间结讼牒六百馀件。噶玛兰通判任内,常亲临厅属各隘,督责防番事宜。又亲任噶玛兰仰书院山长,化育当地士子。咸丰三年(1853)八月十四日,吴磋抗清事起,董氏前往征讨,抵大陂口,中伏,自刎而死。朝廷赐恤,世袭云骑卫。厅民设位,附五榖厅祀之。董正官曾令邑中生员李祺生续编《噶玛兰厅志》,且列名监修。其诗多收录于《噶玛兰厅志》。〖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 国家图书馆,2001年。〗(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