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阳杂咏八首(东海〖作者注:「三港通洋。」〗)

朝代:清朝|作者:董正官|

此去汪洋接太空,传言万水尽朝宗。

台阳琅峤难南渡,浙海舟山尚北通。

乌石潮生归艇月,龟峰云起列屏风。

蔡牵败退朱濆走,安土无忘击贼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此组收于《噶玛兰厅志》〈杂识〉,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2. 东〖作者注:「三港通洋。」〗

猜您喜欢

  • 1.《红梅宋朝·赵达夫西湖句好已成尘,蜡点都能几许春。乞与琼儿薄梳洗,才情留待月中人。
  • 2.《次韵吴仲怀学录理发有感元朝·陈镒君子遁林壑,德润日以滋。清晨启重门,理发延轻飔。比栉去其垢,心惬乃自知。盈颠忽种种,睹兹却兴悲。感怀寄吟咏,秀句何瑰奇。默伤时序迈,蹭蹬无所施。风尘况扰扰,涉历...
  • 3.《题灵泉观宋朝·李梃山原缭绕水萦纡,绣岭屏风立座隅。更上朝元最高处,饶君都看渭川图。
  • 4.《赠青乌家明朝·王立道客持一卷书,乾坤吐玄秘。由来识者稀,独立寒山翠。
  • 5.《怀陈宾五·其一明朝·何转书北风吹众木,木叶高下飞。笑此无家者,踽踽何所归。百鸟投暮林,凤皇览德辉。嗟彼世中人,将是以为非。
董正官(?~1853),字钧伯,又字训之,南太和(今南大理)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福建安溪、常泰、云霄等县职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十七日,由霞浦知县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捕粮通判,又授噶玛兰通判。为政勤慎,曾于数月间结讼牒六百馀件。噶玛兰通判任内,常亲临厅属各隘,督责防番事宜。又亲任噶玛兰仰书院山长,化育当地士子。咸丰三年(1853)八月十四日,吴磋抗清事起,董氏前往征讨,抵大陂口,中伏,自刎而死。朝廷赐恤,世袭云骑卫。厅民设位,附五榖厅祀之。董正官曾令邑中生员李祺生续编《噶玛兰厅志》,且列名监修。其诗多收录于《噶玛兰厅志》。〖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 国家图书馆,2001年。〗(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