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朝代:唐朝|作者:杨凝|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猜您喜欢

  • 1.《回心院·装绣帐宋朝·萧观音 装绣帐,金钩未敢上。解却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贶。
  • 2.《宫词·其四十六宋朝·周彦质亲蚕摘叶满筠笼,机杼仍观组织工。圣世后妃躬道化,仪刑无愧二南风。
  • 3.《送石曼卿赴阙宋朝·张方平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蜀相閒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
  • 4.《题祇园庵宋朝·释清远祇园谁住此,谓是钁头通。物外庵边竹,人间耳畔风。露畦青戢戢,烟浦绿濛濛。祇个潜心处,分明古者同。
  • 5.《望江东明朝·李元组一幅春光明更美,莺满院,啼花碎。飞絮落红相点缀,人立在、秋千背。长思短忆供憔悴,算只有、花前泪。已将心事随流水,阑干下、金钗坠。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