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养老典

朝代:清朝|作者:黄玉阶|

皇恩浩荡遍三台,养老典逢践祚开。

南极寿星辉殿陛,东方旭日丽蓬莱。

天厨惠赐先尝席,帝阙荣颁纪念杯。

旷古隆仪传万世,须知教孝廑宸裁。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此收于鹰取田一郎《寿星集》,又载林钦赐《瀛洲诗集》。

2. 编者按:《瀛洲诗集》题作〈养老典恭赋〉。

猜您喜欢

  • 1.《岁除宋朝·石懋索米长安久倦游,寂无杯盎洗牢愁。岁除借问除何事,除尽朱颜与黑头。
  • 2.《寄四明神智师宋朝·沈辽甬水楼头看尽山,南城寺里扣禅关。老师多事犹相记,千里驰书慰病孱。
  • 3.《挽赠开府仪同三司朱公二首·其一宋朝·慕容彦逢戚畹联荣久,三朝慕遇隆。身虽居宠贵,志益守谦冲。闻誉扬中外,哀荣备始终。新阡标氏族,官是汉仪同。
  • 4.《次韵阎永仁博士同饮蜀井宋朝·释道潜潭潭古甃閟高冈,脩绠低悬百尺长。廋语乐天推绝特,第泉鸿渐许甘凉。金盘谩说漙秋露,玉碗休誇沃蔗浆。更有碧梧盘爽荫,坐惊亭午失骄阳。
  • 5.《寄怀诗·其三明朝·岑徵潇湘三载梦,千里不还乡。八口将何托,孤舟更渺茫。秋空黄鹄少,天远白云长。去住怜同病,忧思不敢忘。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清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法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土疫疠之法。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明治三十年(1897)获台湾总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易俗、教化社会。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阁唱和集》、《寿星集》、《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廖振富、张明权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