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六十七

朝代:清朝|作者:黄逢昶|

异类犹能感至仁,有台无物不登春。

同游化日光天下,何独生人欲啖人。

注释

1. 押真韵 出处:台湾杂记

2. 有舟将之日本,行至后,无,为东流所牵抵一山,得暂息。舟中七十五人,皆莫知其所。有四人登岸探路,见异类,疾驰,攫一人共啖之。三人逃走,遇一人于莽中,与之语,系泉州人。携之登舟,具道妖物啖人状。莽中人曰:此非妖物,即生番之别种也。首狞狰,能飞行,然所越不过寻丈。前数日,余舟至,同侣遭啖,惟余独存。问其故,举项间一物曰:彼畏此,不敢近耳。众视之,则雄黄也。皆曰:吾辈生矣!出其簏,有雄黄百馀斤,因各把一握。少顷,蛇首数百,飞跃而来,将近,皆伏地不敢仰视,久之,逡巡而退。殆后水转西流,舟回厦门,泉人得归故里。

字晓墀,湖南湘阴人。清光绪初年宦游台北,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光绪8年(1882)曾受命前往宜兰催收台北城捐。光绪11 年(1885)年,其子黄芷陔汇编其文,刊行《台湾纪事略》,又称《台湾杂记》,书中载有《台湾竹枝词》百首,记录在台宦游之见闻。此外,台湾银行另编纂有《台湾生熟番纪事》一书,除收录“台湾驱寇论”、“上岑宫保抚番禀稿”、“台湾生熟番舆地考略”等文外,也收录了七十五首《台湾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