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四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沧海匆匆又起尘,九金神鼎付何人。

鱼书往日空张楚,鹑首今兹已赐秦。

梦里华胥非故国,眼前黔首是新民。

申徒徐衍从君笑,障塞狂澜赖此身。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画鹰元朝·李昱金眸玉爪下云端,能使群狙胆气寒。山木萧萧秋色老,英姿犹向画图看。
  • 2.《题王彦恭山水图明朝·王阜绿水通彭蠡,青山近陆浑。天机吴道子,意趣李将军。野寺依禅寂,岩扉隔市氛。竹摇三径月,柳蘸一溪云。万顷鲸波净,千峰鸟道分。书声度深竹,帘影捲香芸。洗砚鱼初跃,横琴...
  • 3.《坐进庵戏作·其二宋朝·刘跂结以不根茅,阖之无钥锁。坚密乌有身,非坐常宴坐。
  • 4.《复南昌守明朝·吴琏彭泽爱陶潜,陶潜厌彭泽。一杯浮罗春,世外神仙客。
  • 5.《秋旅·其二清朝·杜乘城上高楼倚暮烟,乾坤秋思莽无边。蟹肥甓社菰蒲水,酒熟盂城橘柚天。心事几年羞狗监,人情何处挂龙泉。今宵伏枕窥残月,书寄山妻亦黯然。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