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鹬蚌争持汉与清,徒将水火困生灵。

孤身转徙惭移橘,同好凋残感散蓱。

尽借南音思故土,漫将客泪洒新亭。

何当洗尽昂藏气,一饮狂泉不用醒。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猜您喜欢

  • 1.《明月何皎皎汉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 2.《代宗朝京师语唐朝·不详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 3.《再宿王将军石室·其一明朝·王士性万绿絪缊宿野烟,江南五月半晴天。双双燕子逢人语,引得新雏掠水边。
  • 4.《送倪太守入计·其一明朝·王弘诲诏起褰帷海上城,浮沉世路转分明。向来偃蹇二千石,此去逍遥九万程。召对定前明主席,赐金谁续汉臣名。堪怜叔度空来晚,肯许儿童跨竹迎。
  • 5.《送番波罗一株谢正术纳斋诗以代柬明朝·何其伟共讶殊方产异葩,谁移仙种自天涯。不随薏苡归南土,也傍张骞奉使槎。暂割一株供笑傲,长荣五色艳窗纱。君家玉树芬相集,留伴庭阶亦可誇。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