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四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尾生空尔信,交甫亦见欺。

万事堪伤心,不如生别离。

民生固有乐,天命盖可疑。

谷异死则同,皎日以为期。

注释

1. 押支韵

猜您喜欢

  • 1.《女冠子·修蛾慢脸五代·毛熙震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蝉鬓低含绿,罗衣淡拂黄。闷来深院里,闲步落花傍。纤手轻轻整,玉炉香。
  • 2.《水筒元朝·王祯刳竹作连筒,流泉一脉通。势虽由上下,用不限西东。远借居人便,常资沛泽功。伊谁凭好手,扶起卧龙公。
  • 3.《宠章纯孝为晋府世殿下作明朝·祁顺金母仙游不可寻,山前风木百年心。九重天子嘉纯行,五色奎文降德音。华衮岂如褒典重,沧溟难比孝情深。舜文已远曾参逝,古道微茫直到今。
  • 4.《四时宫词·其三·秋明朝·江源上阳烟树正秋风,千里南云度塞鸿。白玉帐寒鸳梦绝,綵云天远凤楼空。长疑好事皆虚事,不是愁中即病中。秋去秋来几恩怨,闭门疏雨落梧桐。
  • 5.《征妇怨·其一明朝·李时勉前年征塞北,今岁戍边西。几度占归信,空惊乌鹊啼。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