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纪游诗十首·其九·二徐题名

朝代:清朝|作者:黄侃|

江碑出重摹,王记嗟久缺。

唐宗擘窠书,何人妄镌锲。

东海有双鸾,题名留嵽嵲。

苔藓虽斑璘,幸未全瀎泧。

篆法超斯冰,毫芒示真诀。

不但洨长书,收拾存埻臬。

山灵长护持,毋令閟嵓穴。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猜您喜欢

  • 1.《宋朝·姚小彭山接衡湘多爽气,湖如杭颍共佳名。
  • 2.《崇都寺请赞宋朝·释月涧貌若宽闲,性尤刚急。不以佛法当人情,不以慈悲为利益。为人处热喝嗔拳,雪霜中有春消息。正崇为子却孝顺,见斧担重重添石。
  • 3.《湖曲明朝·朱妙端湖光山色映柴扉,茅屋疏篱客到稀。閒摘松花酿春酒,旋裁荷叶制秋衣。红分夜火明书屋,绿涨晴波没钓矶。惟有溪头双白鸟,朝朝相对亦忘机。
  • 4.《廿三日观迎祀纛仪仗后宴集黄信卿启芳亭明朝·何进修都护楼头阵势连,依稀犹似出师年。旌旗昼闪三城地,景物情看九月天。萸菊香浮凭槛外,雁鸿声断把杯前。启芳亭畔重回首,片片飞花落舞筵。
  • 5.《乾元岕明朝·吴正志绝壁藏深坞,仙台俯碧空。数篁一萧瑟,我欲御长风。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