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二林洪士晖小照

朝代:清朝|作者:杨桂森|

二林佳胜属诗人,白发书生像逼真。

早识文章根性柢,能将老健敌清新。

浮云不肯污穷骨,明月偏教现后身。

苦海溷羁差似我,孝忠何以劝斯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2. 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者按:此为编者拟题。

猜您喜欢

  • 1.《浮萍宋朝·周知微小靥浮青水拍堤,堤边草色更相宜。一番谷雨晚晴后,万点杨花春尽时。解与曲池藏宝鉴,不教新月妒蛾眉。怪来别岸波光阔,知是渔郎艇子移。
  • 2.《题卢益修所画水仙花元朝·虞堪卢郎吹笛向沤波,梦里曾瞻帝子何。一自美人遗玉佩,至今南浦月明多。
  • 3.《吟窗杂咏二首·其二明朝·石宝琴衣书幔未全乾,试学神仙夜爇檀。尽日无言对芳草,南山兰似北山兰。
  • 4.《寄文司徒明朝·沈鍊京国看摇落,芳条此地新。非能不折赠,但恐坐伤春。恋禄频餐水,怀交强谢邻。自知书断绝,翻觉苦干人。
  • 5.《寄怀沈君接·其二明朝·沈守正雪光落盏白如银,西涧流澌几日春。自叹穷途同阮籍,何须潭水忆汪伦。凤仪暂戢无妨达,鹤口新添未便贫。故里故山谁好事,书来细写似鱼鳞。
杨桂森(?~?),字蓉初。南石屏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以翰林散馆授南平知县。嘉庆十五年(1810)正,调任彰化知县。彰化县城原先植刺筑为城,杨氏集士绅捐资十四万,将彰化县城改建为砖城。建寨八卦上,以俯瞰城中。十六年(1811)重修学宫,始制礼乐器,又手定「白沙书院学规」。十七年(1812),兼署北路理番同知兼鹿港防。鹿港街尾,溪流冲决,崩坏甚多,桂森捐俸倡造,更筑堤两旁,由是鹿港无水患,里人名曰「杨公桥」。以终养去;去后,民思其德,入祀名宦祠〖编者按:刘良璧《福建通志台湾府志》〈职官〉:「杨桂森,南石屏州人,己未进士,十五年任。」;周玺《彰化县志》〈官秩〉:「杨桂森,云南石屏人,翰林,十七年二月兼署(有传)」;《彰化县志》〈官秩〉:「杨桂森,云南石屏人,翰林,十五年正月任,以终养去。」;蒋师辙《台湾通志》〈列传〉有传。〗。(许俊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