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偶吟·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杨士芳|

年几八十复何求,寡过无能暗自羞。

亲友邀吾行善事,前愆可补免生愁。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陈汉光《台湾录》。

2. 此组诗收于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此诗应为二首,底本误为一首。

猜您喜欢

  • 1.《唐叔良溪居明朝·张羽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 2.《乱水二首·其二宋朝·毕仲游水落芙蕖老,山高薜荔长。野云吹不断,晚雨气先凉。信笔题诗逸,停杯漉酒忙。酣歌露双足,有意濯沧浪。
  • 3.《秋日庵居宋朝·释元肇开门一径通,花木四时同。阴密松成盖,香多桂作丛。凿池要皓月,移竹种清风。未息尘机者,应难到此中。
  • 4.《谒张尚书湛虚先生明朝·申涵光结茅飞鸟上,秋色满悬壶。白发增幽事,黄冠屈壮图。琴樽山月好,风雨老臣孤。莫讶披云至,浮名此地无。
  • 5.《为童昌原母寿赋明朝·沈鍊白发垂堂日,朱筵献寿时。能招万里客,来上百年卮。黄竹歌偏远,斑斓舞未迟。余为彤管赋,千载列风诗。
杨士芳(1826~1903),字兰如,号芸堂,清台湾噶玛兰(今宜兰)人。 杨氏出身贫困农家,奋发向学,咸丰三年(1853)中秀才,同治元年(1862)中举,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为宜兰首位且唯一的进士,曾被分派浙江绍兴知县,但因父丧在家守制,从此长居宜兰,未曾任官,终生热心投入地方文教事务。同治八年(1869)倡建孔子庙,同治十三年(1874)请建延平郡王郑成功专祠于台南,奉敕照准。光绪元年(1875)应聘为仰书院院长,作育英才近三十年。日本领台之后,受聘为宜兰厅参事,明治三十二年(1899)与李望洋等倡募款兴建碧霞宫,奉祀岳武穆王。杨氏对宜兰文贡献卓著,后人为缅怀其范,将其故居地命名为「进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