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耘叟招饮竹林庵听杨山人诗伯鼓琴兼呈座客

朝代:清朝|作者:释永光|

清梵谁传劫外音,焚香趺坐竹林深。

曼陀不碍观空眼,摩诘原无厌世心。

湘渚久栖支遁鹤,蓟门曾听伯牙琴。

边沙万里归来晚,雁带秋声入远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碧湖集卷下

猜您喜欢

  • 1.《春日田园杂兴宋朝·冯澄编阑春思倩吟鞭,著面和风软似绵。黄犊乌犍秧谷候,雄蜂雌蝶菜花天。把锄健妇踏烟垄,抱瓮丈人分野泉。忙事关心在何处?流莺不听听啼鹃。
  • 2.《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其三宋朝·释道潜白头幕府尚崎岖,南亩归休盍早图。滍上山川要佳句,安排风月待相如。
  • 3.《落花二首·其一明朝·吴宪连宵花信酿轻寒,狼藉燕支树底看。啼老莺声随雾散,衔残燕子到泥乾。朝霞忽地吹成粉,暮雨时教幻作丹。无限春风尽消瘦,沈香休更倚阑干。
  • 4.《过蒋伯瑞明朝·李之世曾倚云林搆石堂,归来三径未全荒。帘分野色千峰暗,日转庭阴万堞黄。芸阁霞开缃帙满,花台雨散墨池香。莫言地僻相过少,握手偏怜故意长。
  • 5.《吴江道中同叔祥释凡可明朝·沈思孝片席斜飞趁夕阳,一尊相共答沧浪。人閒只合寻鸥侣,僧好何须识雁王。帘外树低江市月,盘中橘冷洞庭霜。计程堪作平原饮,欲向青帘典鹔鹴。
释永光(1860-1924年),字海印,湖南益阳县瑶华乡杨溪江人。俗姓张,法名释永光,自号憨头驼。自幼聪敏好学,十六岁在南岳祝圣寺出家,从师默庵,潜研禅理,习,尤擅画兰。又以其飘然超脱,广结贤士,相与唱和。被人誉为“今人齐已也”。民国初年主长沙碧浪湖开福寺,继组碧湖诗社,王湘绮、程颂万、曾广钧、吴雁舟、陈天倪、刘善泽等诸先生皆与焉。推王湘绮先生为社长,主其事者实为上人及刘善泽先生,诗社名满海内。海印上人先后主南岳祝圣寺、益阳白鹿寺、长沙开福寺、沅江景星寺诸寺。民初白鹿寺被学校占用,景星寺被毁。海印上人为恢复重建,曾七上首都北京,两行蒙古求助,终得如愿。自蒙古归来,有诗句:“十年瓢笠遗民老,万里边沙老衲归。”著有《碧湖集》及其弟编辑的《曼陀罗室遗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