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施见田同年诗册

朝代:清朝|作者:蔡廷兰|

才华烂熳本天真,一卷琳琅入眼新。

论古澜翻三峡水,抽毫艳扫六朝人。

江山历尽襟怀壮,风雨来时笔墨亲。

此去金门看奏对,圣朝今日重词臣。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2. 江宝钗编校

猜您喜欢

  • 1.《白马峰在河南西元朝·刘绍名山奠中区,突兀倚天半。振衣登云梯,奋志凌汗漫。攀萝出绝顶,高步跨飞翰。元气画淋漓,羲娥递昏旦。凝然嵩华敌,遐眺越江汉。联络走龙蛇,南行势无断。吾思平泉逸,况乃...
  • 2.《侍御出巡明朝·祁顺吏民奔走候星轺,山岳无情也动摇。不为苍生求利病,更将何事答清朝。
  • 3.《残腊送式祖侄明朝·何巩道凄凄风雨渡头人,又买轻舟出水滨。叶坠老红争送腊,草垂新绿渐知春。乱离不借文章力,飘泊难逢骨肉亲。归去敝庐梅正好,一尊村酒莫辞贫。
  • 4.《伯韦屡绘松柏应予之索,并赋诗,次韵呈谢清朝·方守敦横秋老气孰能栽,旧客轮囷怪异材。松柏论交宜我辈,画图屡乞费君才。要栖鸾凤多多善,载听风雷咄咄来。大厦将倾难一木,岁寒且与共徘徊。
  • 5.《偶书寄张子中明朝·沈鍊湖海关心慵跨马,尘寰失泪暗沾巾。谁知终日昏昏者,不是云台打睡人。
蔡廷兰(1801~1859),字香祖,号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澎湖人。幼颖异,十三岁补弟子员,屡试第一,深得澎湖蒋镛欣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人称「开澎进士」。道光十二年(1832)澎湖大饥,曾作〈请急赈歌〉上呈兴泉道周凯。道光十四年(1834)主讲台湾引心书院,道光十六年(1836)乡试毕返乡,海上遭飓,飘泊到越南。步行四,历万馀里,返回福建,将所见所闻撰成《海南杂著》,现藏于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道光十七年(1837),周凯任台湾道,聘廷兰主讲崇文书院,兼引心、文石两书院。历官峡江知县、南昌水利同知、丰城知县等,颇有政声。因抗太平军有功,升赣州同知。咸丰九年(1859)卒于官,年五十九。  蔡廷兰诗工古体,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蒋镛纂《澎湖续编》。光绪四年(1878)金门林豪为之集成《惕园古近体诗》二卷,骈体文、杂著各若干卷。《惕园古近体诗》今未见,以下据蒋镛《澎湖续编》〈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校、增补之。(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