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步李门太守仁山小墅自题瑶韵·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蔡国琳|

层峦环缥缈,卜筑白云楼。

献客猿投果,谈经石点头。

世情凭扰扰,天籁自悠悠。

即此容高啸,烟霞物外幽。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

2. 杨永智编校

猜您喜欢

  • 1.《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朝·李白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 2.《答僧宋朝·释庆璁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 3.《斗酒吟明朝·石宝我有磊磈怀,斗酒不能下。有时忽一作,中夜每自诧。大呼满掬槽头珠,千滴万滴恨未除。昆阳虎斗壮士走,龙韬安用囊中书。先人遗我百金剑,我每佩之生死俱。赤蛟青兕不试用,...
  • 4.《野鸟叹时郡守考较待士非礼故作明朝·吴琏款款于飞,学振羽仪。聿突玄鸱,既爪我皮,复裂我衣。颠之倒之,使不得吐簧而为词。已而已而,待逢尧与舜时吐气扬眉。
  • 5.《临江仙·和题海昌词本明朝·李元鼎闻到碧窗针线暇,诗简风月勾消。何当刀尺枉琼瑶。梦魂飞不到,泪逐雨丝飘。苏蕙文君俱退步,茂漪书阁藏娇。柔情不断似柔条。恍听云外响,雁影度虚寥。
蔡国琳(1843~1909),字玉屏,号春岩、遗种叟。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父名福,字锦宗,生员。父名懋亭,字汝博,号观澜,廪生,候补州同,俱显正。当时以三世儒学之家,全台靡不艳称。国琳九岁能诗,咸丰八年(1858)十六岁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岁补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兰进士杨士芳、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绪八年(1882)中举,与林纾同榜。光绪十六年(1890)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遇缺即用。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台南蓬壶书院长,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光绪十九年(1893)受命纂修《台湾通志》采访。乙未(1895)之役,携眷内渡,旋归台南延平郡王祠设帐授徒。明治廿九年(1896)受台南县知事矶贝静藏之聘,编纂《台南县志》,又担任「扬文会」台南支会长。  明治卅年(1897)蔡国琳偕许南英、陈瘦重振「浪吟诗社」,明治卅九年(1906)又与连横、赵石等人筹组「南社」,并且荣膺首任社长。蔡氏培育赖文安、罗秀惠、林湘沅等门生。娶妻颜氏,独生女蔡碧吟克绍箕裘,书诗俱佳,有「赤崁女史」之称;纳妾吴氏,产一子,名鹭生。蔡氏生平博学多才,诗文清新,为台人推崇,著有《丛桂斋诗钞》四卷,藏于家,未刊。连横评:「〈秋日谒延平郡王祠〉一首,可谓集中杰作。……又有〈秋荷〉四首,用王渔洋秋韵,措辞宛转,寄兴遥深,足与阮亭抗手,诚集中之佳作也。」〖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北:台湾省文献会,1950。〗笔者检索卢嘉兴〈记前清举人蔡国琳与女蔡碧吟〉、许丙丁〈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两文,以及《松鹤遐龄集》、《药烟集》、《稗海槎程》、《台阳诗话》、《台湾诗乘》所录蔡氏遗诗,编次于后。(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