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王祠题壁·其七

朝代:清朝|作者:蔡国琳|

望北空期克复功,弹丸割据霸图雄。

千秋鹿耳门前水,犹作胥涛捲怒风。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乘》。 创作地点:延平王祠

2. 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诗题注:「次何敬臣大令韵。」

猜您喜欢

  • 1.《新丰行明朝·李东阳长安风土殊不恶,太公但念东归乐。汉皇真有缩地功,能使新丰为故丰。人民不异山川同,公不思归乐关中。汉家四海一太公,俎上之对何囱囱,当时幸不烹若翁。
  • 2.《普天乐·秋江忆别元朝·赵善庆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 3.《寄谢用中宋朝·陈渊黄檗无多法,维摩不二门。此间堪折柱,吾道亦难言。学者初何有,师乎贵不烦。十年成我志,今日是君恩。
  • 4.《龙冈深雨为刑部员外莆田黄常祖题明朝·叶槩南望闽关道路长,一抔黄壤在龙冈。三年洒扫谁供事,千里驱驰祇自伤。荆棘丛深春雨后,楸梧树老臈前霜。锦衣得遂归荣愿,陇上焚黄倍有光。
  • 5.《题赵承旨画羊清朝·王士祯三百群中见两头,依然秃笔扫骅骝。朅来清远吴兴地,忽忆苍茫敕勒秋。南渡铜驼犹恋洛,西归玉马巳朝周。牧羝落尽苏卿节,五字河梁万古愁。
蔡国琳(1843~1909),字玉屏,号春岩、遗种叟。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父名福,字锦宗,生员。父名懋亭,字汝博,号观澜,廪生,候补州同,俱显正。当时以三世儒学之家,全台靡不艳称。国琳九岁能诗,咸丰八年(1858)十六岁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岁补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兰进士杨士芳、台南举人王蓝玉等人禀请当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绪八年(1882)中举,与林纾同榜。光绪十六年(1890)以乡试第三名授国史馆校尉,遇缺即用。归籍返台先后担任澎湖文石书院、台南蓬壶书院长,并补用育婴堂及恤嫠局主事。光绪十九年(1893)受命纂修《台湾通志》采访。乙未(1895)之役,携眷内渡,旋归台南延平郡王祠设帐授徒。明治廿九年(1896)受台南县知事矶贝静藏之聘,编纂《台南县志》,又担任「扬文会」台南支会长。  明治卅年(1897)蔡国琳偕许南英、陈瘦重振「浪吟诗社」,明治卅九年(1906)又与连横、赵石等人筹组「南社」,并且荣膺首任社长。蔡氏培育赖文安、罗秀惠、林湘沅等门生。娶妻颜氏,独生女蔡碧吟克绍箕裘,书诗俱佳,有「赤崁女史」之称;纳妾吴氏,产一子,名鹭生。蔡氏生平博学多才,诗文清新,为台人推崇,著有《丛桂斋诗钞》四卷,藏于家,未刊。连横评:「〈秋日谒延平郡王祠〉一首,可谓集中杰作。……又有〈秋荷〉四首,用王渔洋秋韵,措辞宛转,寄兴遥深,足与阮亭抗手,诚集中之佳作也。」〖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北:台湾省文献会,1950。〗笔者检索卢嘉兴〈记前清举人蔡国琳与女蔡碧吟〉、许丙丁〈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两文,以及《遐龄集》、《药烟集》、《稗槎程》、《台阳诗话》、《台湾诗乘》所录蔡氏遗诗,编次于后。(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