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判(正臣)挽

朝代:清朝|作者:赵显命|

阳复乾坤大霈行,朝廷文物一番更。

群鳞乘运争先跃,病树当春只暂荣。

海国音尘曾断续,濠亭风雨昔逢迎。

公犹及见升平日,归报吾家谏议兄。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归鹿集

2. 正臣

猜您喜欢

  • 1.《发阆中唐朝·杜甫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 2.《昭君怨·赋松上鸥宋朝·杨万里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 3.《杨柳枝·老催人唐朝·敦煌曲子春去春来春复春。寒暑来频。月生月尽月还新。又被老催人。只见庭前千岁月。长在长存。不见堂上百年人。尽总化微尘。
  • 4.《四望台宋朝·满维端叠石层高暗绿苔,茂林深处独崔嵬。花阴竹影重重见,山色川光面面来。通夜阑干随月倚,纳凉窗户趁风开。踌躇触目堪嗟赏,倍费登高赋咏才。
  • 5.《酬萧汉卿明朝·佘翔览镜惊华发,看花忆故庐。五湖非范蠡,四壁即相如。已悔雕虫技,长怀种树书。行藏君莫问,吾道自樵渔。
朝鲜人。字稚晦,号归鹿、鹿翁,谥号忠孝,朝鲜朝肃宗、英祖时期文人,曾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分别以问安使、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归鹿集》中。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著有《归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