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城途中

朝代:清朝|作者:赵显命|

断送光阴道路中,又将衰鬓溯西风。

川原午放何村犊,湖海秋多北地鸿。

符节虽华身是客,功名非薄命之穷。

十年涕泪残生在,池草堂萱事事空。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归鹿集

猜您喜欢

  • 1.《哀求法汉僧(题拟)唐朝·慧超故里灯无主,他方宝树摧。神灵去何处,玉貌已成灰。忆想哀情切,悲君愿不随。孰知乡国路,空见白云归。
  • 2.《纪霜(戊午腊月初七日)明朝·伍瑞隆十日九风雨,乍晴天有霜。凄清动高阁,飞洒到虚堂。积柳疑飘絮,凝花作淡妆。山中无一事,对此意何长。
  • 3.《忆闽省明朝·祁顺危楼千仞逼苍穹,瓯粤乾坤眼界中。胜览未穷人易别,一尊还许几时同。
  • 4.《龙泉寺明朝·吴懋溪上青山带紫烟,山中梅蕊早春天。仙家春瓮今朝熟,来听泠泠泻玉泉。
  • 5.《十八日发张家湾明朝·李时勉杨柳初青黄鸟鸣,长河两岸绿波平。乍从客路看帆影,还想君门听漏声。七十挂冠虽称意,五云回首尚关情。深恩未报身先老,俛仰乾坤愧此生。
朝鲜人。字稚晦,号归鹿、鹿翁,谥号忠孝,朝鲜朝肃宗、英祖时期文人,曾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分别以问安使、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归鹿集》中。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著有《归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