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赵明仲韵·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赵显命|

百曲清流可濯尘,道峰山似偃蹇身。

官高列戟宜知足,计掘营巢只坐贫。

已放形骸麋鹿处,独留心目蠹鱼亲。

麒麟羽箭同蝉壳,荷带翛然返我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归鹿集

猜您喜欢

  • 1.《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宋朝·吴文英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 2.《送唐君益宋朝·吕陶朝家设贤科,留意在豪彦。三道询天人,万言极贯变。国论庶有补,谋身非自荐。昧者鲜知此,荣禄生贪羡。讨论遗本原,文采事藻绚。假之为捷涂,得以步华选。亦有附群邪,藉以...
  • 3.《东皋杂兴·其八元朝·释妙声范蠡功成爱五湖,空烟犹想晓篷孤。从知乌喙难同乐,不待君王赐属镂。
  • 4.《送萧知州还无为明朝·李时勉报政秋来菊未残,朔风霜冷忽南还。乍辞冀阙天边路,犹望巢湖水上山。郡邑四时无犬吠,桑麻千里有人閒。探来欲识龚黄事,须访循良史传间。
  • 5.《二月二日大雪晨起怀愚山渊公耦长清朝·王士祯梦觉闻飘瞥,虚窗彻晓明。萧条同委巷,怅望倚檐楹。寒色饥禽语,荒阶折竹声。双羊风雪路,留滞远含情。
朝鲜人。字稚晦,号归鹿、鹿翁,谥号忠孝,朝鲜朝肃宗、英祖时期文人,曾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分别以问安使、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归鹿集》中。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著有《归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