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之性淡泊。而三春桃柳。皆自此发挥。其功盛矣。古人赋梅。有及此者否

朝代:清朝|作者:赵显命|

首出千红万紫上,一年春色发挥之。

谁知似许经纶大,看是纱笼寂寞枝。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归鹿集

猜您喜欢

  • 1.《贾公祠元朝·回回烈日当空存大节,严霜捲地揭孤忠。至今凛凛有生气,消得声光吐白虹。
  • 2.《蟠龙山宋朝·李时亮独卧粤南天尽头,吞吐清气压林丘。风云上下三千丈,雾雨西南十六州。古涧有泉穿石冷,阴崖无暑满山秋。我来结构山亭下,时复凭栏看未休。
  • 3.《舟中载芍药数本·其二宋朝·彭汝砺御衣黄淡名先贵,襭子红多格已尘。归去欲为图画看,却嗟无似赵昌人。
  • 4.《董丞相去国宋朝·释元肇宝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请得归田。圣朝已致无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诸葛终身出师表,留侯底事学神仙。何人得似鸱夷子,万顷烟波一钓舡。
  • 5.《白云山作明朝·李待问为挹仙踪拄碧筇,白云峰接紫云峰。山连罗障秋涵郭,寺挂流霞暮隐钟。落月未归珠树鹤,飞泉常护法池龙。蘼芜丹灶今何处,始忆神楼不易逢。
朝鲜人。字稚晦,号归鹿、鹿翁,谥号忠孝,朝鲜朝肃宗、英祖时期文人,曾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分别以问安使、进贺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入清,与清朝文人多有交往。赵显命第二次入清相关文献已亡佚,据考目前仅第一次入清文献完整保存在其《归鹿集》中。赵显命在文学上主张效法古代诸家,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在正心弭欲的基础上讲求文学之道,务求将道德修养贯穿到文章中。著有《归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