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杂诗五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刘大櫆|

坐爱云山醉不辞,曈昽初日上花枝。

二江并涌层楼下,一鸟高鶱碧落时。

驾鹤仙人殊未返,题诗崔颢欲何为。

何人独立无言语,尽日惟拈玉笛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集卷十

猜您喜欢

  • 1.《桥上宋朝·彭汝砺桥南桥北水溅溅,江海归心已浩然。素食日惭无补报,临流端欲问归船。
  • 2.《小桃红元朝·贾仲名你九经三史煞曾谙。习典故观通鉴。课赋吟诗有风范。更非凡。临帖写字知个浓淡。把古今博览。将前人比勘。那一事不详参。
  • 3.《夏日泛锦溪桥观芙蓉明朝·伍瑞隆扁舟乘兴晚过从,幽事幽情雨一蓬。销夏客来无俗伴,先秋花发有芙蓉。潮光隐映洲前树,云气依微竹外峰。此去采芳君莫厌,相期明日又深松。
  • 4.《嵩山高明朝·吴三乐望嵩岳兮乃在伊,洛之浦箕颍之隈。巃嵷万仞何奇哉,盘礡中原横九垓。阴阳昏晓多变态,吐吞日月相萦回。翠屏孤耸排丹嶂,二室东西宛相向。诸峰却立如欲摧,削出芙蓉千万状。...
  • 5.《舟中漫怀呈杨亦琳林应玺梁毓和明朝·李之世短棹冲寒落日斜,征途回首一长嗟。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紫燕衔坭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