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四首·其七

朝代:清朝|作者:刘大櫆|

高冈有梧树,修干欲凌云。

繁阴荫朱夏,密叶罗清芬。

商风忽已至,黄落渐纷纷。

鸾凰不我弃,自愧少仪文。

注释

1. 押文韵 出处:集卷一

猜您喜欢

  • 1.《失调名·其三·阿娘悲泣三首唐朝·敦煌曲子或在都。或镇戍。三载防边受辛苦。信息希疏道路遥。阿娘悲泣。
  • 2.《瞿塘凝碧明朝·王知人石骨苍苍秋不肥,高岩千丈薜萝衣。花酣滩濑无颜色,猿立黄昏说是非。落落孤怀依梦断,疏疏暮雨傍林飞。苔痕扫破摊书坐,拟对江天理钓矶。
  • 3.《送计希颜宋朝·刘挚翩翩远游子,驱马乱山岑。丹穴飞鸣处,高堂日夜心。春风巴峡晓,昼雾楚城阴。家世文章事,仙台紫桂林。
  • 4.《次韵文饶同自龙井出资国度泛舟以归北山宋朝·释道潜踞虎奔犀列万形,奇观真已过南屏。萦云细路杳无尽,落石飞泉静有声。十里平湖初卷葑,一天秋色共扬舲。停桡共过孤山寺,寂寂林僧半掩扃。
  • 5.《移家明朝·汪彦稍于城市远,渐觉物情新。溪鸟垂头立,山猿接臂亲。秦宫空有树,渔父本无邻。或恐桃花误,还当一问津。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