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八首·其五

朝代:清朝|作者:刘大櫆|

袅袅游空丝,飘扬不自持。

少年客幽燕,老大犹孤羁。

高秋朔风厉,谁为纫寒衣。

堂上有阿母,闺中有病妻。

禾稼既云纳,鸡豚稍已肥。

春稌以为饭,臛肉以为糜。

当筵忽停箸,不见游子归。

倚闾一长望,涕下如绠縻。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集卷二

猜您喜欢

  • 1.《秋日泛舟走笔呈同游诸公宋朝·邢居实秋波潋滟泛横溪,小楫轻舟逐浪移。远浦遥山俱惨淡,浴凫飞鹭共差池。苦嫌斜日侵棋局,安得长竿理钓丝。归去倾家新酿酒,还须来趁菊花时。
  • 2.《秋夜感怀元朝·李昱秋风吹我衣,明月照我床。徘徊省中夜,感慨祗自伤。冥鸿在江渚,蟋蟀鸣高堂。亦有露草萤,随风恣飞扬。物理傥如斯,昊穹理茫茫。弃置何足云,吾将采琼芳。
  • 3.《春日元朝·汪鑫小立閒庭酒半中,一栏花露滴香红。飞花不管风拘束,枉被愁人怨晓风。
  • 4.《姑苏台宋朝·郭晞宗春花开,秋雁来,长风几度姑苏台。不见台上人,台下月徘徊,一树梧桐生绿苔。
  • 5.《上鲁藩滋阳王(乙酉)明朝·王邦畿海岳春风长绿条,蕊珠璚树雪初消。三年报政隆开国,正月书王凛圣朝。殿阁日长为善乐,和鸾晨入令仪昭。天潢弥笃亲亲谊,百福攸同世泽遥。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