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时钦联·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刘文钦|

符水使车停,锦帐运筹资旧雨;

黔阳归榇急,素衣执绋苦成风。

注释

1. 对联

猜您喜欢

  • 1.《暑旱苦热宋朝·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 2.《鱼身字唐朝·不详三度过海,两度上汉。行至勒漠,命属柏君。
  • 3.《渔樵耕读四首·其二明朝·任环云山砍破,挑此一肩。留彼新松,以待参天。
  • 4.《和孟昭春兴明朝·李孟璿忆过蓬莱海上家,春风长日驻韶华。九天风度瑶池乐,五色云迷玉洞花。雷焕多情求宝剑,葛洪何处得丹砂。到来彷佛三千岁,梦落红尘隔紫霞。
  • 5.《哭沈君接·其四明朝·沈守正嚼姜咀桂未云辛,转忆灵山共笑颦。叹我平看无一可,羡君泉下反三人。
刘文钦(1881~1935),原名思明,因避清讳,更名思睿,平越(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城内人。自幼失怙,赖母抚养成人。性聪敏,过目成诵。入州学就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是时,知州杨兆麒器重其材,将侄女许配,并为其置地购屋。文钦受聘协修《平越直隶州志》。宣统三年(1911年)四,任上吴淞口厘金总办。辛亥革命后,卸官回籍。 民国二年(1913年)9月至次年5月,任兴义县长。民国七年任平越县经费局董事,计入为出,节减开支,筹措经费发展地方教育。其后改任县教育局局长,时县境遭兵匪骚扰,绑票捉人,勒索赎款,以致将许多公学田典出,充作赎出费用,不少学校经费无着停办。文钦尽力计划开支,陆续赎回典当的学田,停办的学校得以复课,并购买地基扩充了平越女校校舍,动员乡绅陶名魁捐献《万有文库》丛书,在城厢小学建两间书馆庋藏,供师生县人阅览。为鼓励私人办学,他请用政府名义奖给果水地方的李学礼一副匾额:“学问经济文章,教育兴而英才出;礼乐射御书数,师道立则善人多。”民国十四年,任赤水县征收局局长,受聘为周西成幕僚。不久,辞职返乡,寄情山水,以文自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病逝,葬城南三江口。刘文钦擅诗词楹联,尤工骈体文。同年,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其诗文集《刘文钦先生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