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孝卖屋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落日秋云老,悲歌忆故人。

竟无三亩宅,知耐七年贫。

谈笑麾馀愤,艰难慰所亲。

却忧金尽后,何地去逃秦。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除夕有感·其一元朝·吴当渔竿长在楚天涯,龙节虚随汉使槎。世路风尘迷杞棘,故园烟雨忆桑麻。两行泪对椒盘酒,一树春生蜡炬花。人事乡书俱寂寞,不堪江上鼓频挝。
  • 2.《宋朝·俞仲昌白云来去本无踪,占定仙山四六峰。
  • 3.《纸帐元朝·陆景龙溪藤
  • 4.《禅寂院三首·其一宋朝·游少游簿书丛里匆匆过,小白长红总自芳。独到远村浑不恶,绿阴深处野花香。
  • 5.《偈四首·其一宋朝·释法秀山僧不会巧说,大都应个时节。相唤吃碗茶汤,亦无祖师妙诀。禅人若也未相谙,踏著秤锤硬似铁。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