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以余写杜公秋日閒居诗寄之乃用其韵作诗寄余因复次答·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夸父真痴绝,奇踪矗邓林。

平生孤往意,慨慕极遥深。

染袖留污墨,披襟托浪吟。

君侯能不鄙,觊豁复生心。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玄隐庐卷五

猜您喜欢

  • 1.《宴会成趣园诗宋朝·刘仲杰附郭新营五亩园,不亲阛阓乐郊园。树头黄鸟声求友,庭下苍梧色满樽。渔唱远闻归别浦,牛歌卧听在前村。何时得彼清閒地,共醉田家老瓦盆。
  • 2.《过卜林寺明朝·伍绳武尘缨净濯碧溪头,竹杖芒鞋萧寺游。塔隐慈云尖尚露,灯明梵宇影初浮。几年踪迹悲蓬转,半世韶光看水流。此夕盘桓双树下,远公禅偈向谁求。
  • 3.《吟窗杂咏二首·其一明朝·石宝印文生绿铜狮冷,砚沼潆波石兽欢。坐久篆烟清不断,两鬟童子立阑干。
  • 4.《夜投官庄明朝·李之世逶迤百里道,登顿几千重。流水咽危石,阴风啸古松。晓霜人度碛,暝路仆迷踪。夜宿投村店,沾襟露气浓。
  • 5.《巍山顶上清朝·王又旦陟巘得石林,竦处如步障。藉草肆遐瞩,势挟秋云壮。初日出大河,空翠非一状。三岭自北来,罗列森仪仗。远色际高天,颢气四奔放。开山起何年,鬼工劳意匠。忆昔出城游,驻马...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